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社團計畫開放申請
【台北訊】為推廣原民文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持續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社團計畫」,補助各校輔導學生成立原住民族社團,打造體驗式教學與學習環境。該計畫透過辦理原住民族語學習、訓練及演說、原民傳統樂舞與藝術學習等活動,讓原民文化持續在校園中深耕茁壯。112年度計畫申請時間即日起至5月31日,歡迎各校踴躍參與。
國教署說明,以國立竹東高中為例,該校原民社創立於民國109年,為了讓成長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學生,學習自身族群的文化,並凝聚情感與認同,社團課程透過專業的泰雅族老師們,引導學習泰雅飲食、編織、口簧琴或者獵人文化,更依學生的需求進行泰雅樂舞與部落踏查的學習,進行身分認同與向耆老學習,培養孩子們對自己更具自信,並傳承傳統特色文化。
另外,高雄市立寶來國中為提升學生族語認證通過率及傳承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開設布農族語推廣社,以小班教學訓練原民學生母語的學習,同時社員每年分別參加「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族語朗讀競賽」等皆獲佳績。111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還獲得優等,取得全國賽代表權並於112年參加決賽,讓原民社團孩子的學習受到肯定,除了提升孩子對族群認同,也讓族語得以保存、加深文化的認知。
此外,花蓮縣見晴國小屬於原住民重點學校,成立原住民族社團「新白楊文化社」,高金山校長說明,學校特色課程的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們能跟著部落耆老一同體驗,透過體驗與探索方式,培養太魯閣族生活與社會技能,進而深化學生對族群的認同感。112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中,通過族語初級認證學生共8人、中級認證學生共2人,讓親師生備受激勵。為讓學生持續學習族語,透過各項集會或家長親師活動時,加強宣導並鼓勵學生至國中階段後報考族語中高級認證,深化對族語應用的能力。
國教署表示,臺灣有著多采多姿的原住民文化,而不同文化常是各類學習課程的靈感來源,所以將持續投入預算,支持各校推動包括原住民族文化在內的各類文化,營造校園友善多元的學習環境。
(圖由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