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通識課《守護他者》展覽林淑文師生手繪瀕危生物 倡議守護環境、生物多樣性精神
【高雄訊】石虎遭「路殺」、綠蠵龜誤食海廢,以及人類行為造成多個物種瀕危的情況有多嚴重?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淑文帶領學生舉辦《守護他者》展覽,利用走廊數十米長的黑板告示欄,繪畫、書寫展現關心與倡議,即日起至11日於校園綜合教學大樓1樓長廊發表,邀請師生民眾前往觀賞。
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德興稱許活動以最低廉成本、最親近的方式,讓高大師生有更多永續教育對話的機遇。就像寺廟牆面常見的交趾陶、雕刻、彩繪等藝術,對信眾訴說忠孝節義、勸人為善的故事;網路世代年輕學子暫時放下3C,改以粉筆書寫、畫出守護環境、珍惜生物多樣性的倡議,兼具創意與效果。
該項《守護他者》展覽為林淑文所授通識《環境倫理》教學單元之一,課程引領學生建立人與他者之間正義適當合宜的關係,亦即思考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係。
林淑文說,課程引導學生從美學出發,從自身的感覺出發,以切身的經驗尋找想要守護的他者。透過美學實踐與藝術行動,學生被邀請與物展開對話,觀察並聆聽自己想要守護的他者,並制訂守護計畫展開行動。
林淑文進一步補充,課堂上採用「問題導向學習(PBL)」方式,將環境議題融入教學中,激發學生以好奇心與批判性思考探索「ESG(全球環境、社會和治理)」核心價值。透過小組合作、實作與對話,重新審視自己在日常行為中的環境足跡,並共同思索如何實踐永續價值。
學生分組討論要倡議保護的對象,包括藍鯨、鯊魚、綠蠵龜、石虎、穿山甲、黑熊、水獺、豎琴蛙、大紫蛺蝶、櫻花鉤吻鮭、盤龍參等諸多生物,除了畫得如教科書等級般栩栩如生,也詳細分析遭受瀕危原因,例如棲地遭受破壞、塑膠製品汙染、氣候變遷、人類貪圖口腹之慾、外來種威脅等,都發人省思。
(圖由國立高雄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