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成果展25日登場關懷社會、環境議題 解決基地內問題、構思未來生活藍圖

0

【高雄訊】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第二屆(113級)畢業設計成果展25日於校內圖書資訊館2樓中庭登場,由30名準畢業生發表對「異質場域」等議題,以建築人視角解決基地內問題,並構思未來生活藍圖的作品。校內場展期至28日,接著將移師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於6月7至9日展出,更多詳情可搜尋IG「nukarch2024」。

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出席表達支持與恭喜,感謝家長對校方的信任與支持,以及師長諄諄教誨,培育優秀建築人才。也強調高大「產業鏈結、社會鏈結」治校目標,與建築人「不斷與社會大眾對話溝通」自我期許乃不謀而合,也期許畢業生考取建築師,將來貢獻所長。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陳怡兆表示,此次為建築學系五年制第2屆畢業設計展,畢業生以「無邊日記 – 有著複眼的人們」為題,展現學生獨特的觀察與創意,尤其作品格局衍伸全國各個角落,充分展現對鄉土、文化、社區再造的熱情與關心,因此系上師長努力為其創造舞台、展示作品成果,與校際、業界交流過程中締造高大建築系歷史。

30位準畢業生作品,選定所關心的議題,包含異質場域、共生住宅、學習場景,大至自然環境、都市尺度的研究,小至討論材料工法、居住單元,基地由南台灣的高雄、屏東出發,遍及台南、嘉義、台中、新竹、桃園、台北等地,試圖用建築的方式,解決基地內的問題以及構思未來生活的藍圖。

「人文感知組」簡婕菱創作《土地的心跳-從原生到創生》,以台灣這片山海緊緊維繫了原住民族群為序,點出原住民與土地關係密切且不可替代,然而在面臨殖民政權更替頻繁的過程,許多部落被迫遷移。透過比較新舊部落在遷村過程中空間文化位序的消逝,將建築設計帶回舊部落,由生活場域(家屋)延伸至公共及儀式空間(文化會所),創造連續性的空間體驗,以轉譯排灣族傳統建築語彙為手法,試圖使原民建築能夠在時代更迭下更具當代性,亦使在地族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場域以保存獨有的空間文化。同類組的蘇郁珈創作《求海起手式 – 人工場域中的現代海洋經驗》,在位於17公里的人工海岸末端,試圖創造與生態共存的空間,定置漁場的存在代表著與海洋生息的證據。翻轉漁場空間,始於一場求海起手式。

「都市再生組」張哲瑋創作《明日生活計畫 – 住居與都市線性空間的關係重整》,以都市規劃的觀點切入,討論都市綠帶、藍帶及在這之上的建築與開放空間關係,並回應基地–鳳山,尋找出更適宜的居住環境。同類組的藍御齊,創作《SPACELESS INTERSPACE – 健康場域營造》,當迷失在外在的喧囂,忽略內在的聲音;嘗試提供放慢腳步的機會,以非典型醫療建立新型態場域,減少達成健康的步驟。在光影、空間和動線交錯中,探索自我,與自然共處,重新思考生命意義所在。

「空間重塑組」陳浩創作《生活·邊界之外-擴張的居所與未定型的框架》,台北老舊的公寓立面時常呈現著內部居民的環境樣態與生活習慣,觀察到的擴張行為變成居民生活場所的精華重點所在。透過分析該建築型態,轉化為對公共及都市有利的空間,探究台北都市未來生活更多可行性,及嶄新的建築再生可能。

「生活再議組」陳楷創作《工業都市矩陣》,藉由都市尺度的觀察下,從多樣的都市活動與樣貌定義象徵高雄工業精神性場域。工業不僅作為高雄的代名詞同時也與都市的生活空間中相共存。從宏觀歷史的角度檢視各式生產在高雄的狀態,利用時間的軸線下理出都市的活動變化與進程,進而縮放到10公里X10公里的市中心範圍進一步研究。藉由歷史地圖,搜尋當代都市圈中仍然生產的工業痕跡。研究範圍作為工業製造與都市生活交錯實驗場域,提出銜接下一個階段的工業都市主義生活可能性空間。

(圖由國立高雄大學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