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性平教育 師生共同營造校園性別友善環境
【台北訊】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並落實校訂課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104年開始推動「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鼓勵教師採自發、協同、精進、創新及有效等理念,運用多元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學校可藉由本計畫規劃校內「性平教育議題相關彈性課程」,透由教師研習、講座宣導、教材融入等方式,帶領校內師生一同關注並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營造友善的性平教育環境。
像是南投縣日新國中、新北市頭湖國小邀請專業講師入校介紹性平法規、分析輔導管教訴訟案例,增進教師們對性平教育的重視,並進而將性平概念融入課程與班級經營;臺中市吳厝國小辦理教師性平相關研習,並將性平教育結合數位性別暴力議題,以實例說明,讓教師們了解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界定數位性別暴力範疇,進而教導學生避免與防範數位性別暴力,另透過研習討論如何將「千德爾」性平教材運用於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理解社會的性別框架對情感關係的影響、發展溝通協商的適切態度。
除了教師們性平增能外,臺北市民權國中邀請小紅帽協會,以影片及互動遊戲方式,帶領校內八年級學生體驗關於月經的性別教育課程。從月經正名,到探討消弭月經貧窮這個全球化的議題;臺南市竹橋國小則安排學生觀看兒童性侵害防治宣導影片「我是好主人-我不喜歡你碰我」,向學生傳遞身體自主權的重要,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我感受、尊重他人。花蓮的東里國中,跨年級一同參與性平講座,邀請勵馨基金會分享網路交友及未婚懷孕等案例,期望學生能謹慎交遊。
國教署表示,學校透過「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辦理教師的增能研習,或結合性平議題發展校內的彈性課程,將性別平等的觀念教育下一代,將習得的知識轉化為日常行為及態度,期待建立友善校園,讓學生快樂學習。
(圖由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