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國中通學步道煥然一新,師生與社區共享綠廊道
【高雄訊】五福國中通學步道煥然一新,升級為融合美學與人文、自然的綠廊道,師生、社區居民都說步道完工更好走了,步道開闊平整,兩側迎接的綠廊道,讓每天上學享有平安、舒適的通行動線,在這裡更能感受到學校與城市脈絡的緊密連結。
校長好。每天上學時間,學生走在五福國中通學步道,會禮貌的與迎接上學的校長打招呼,學校退縮用地讓步道更寬敞,兩側綠色盎然的樹木就像綠廊道,安全與舒適迎接學生進入校門;在都市中間,卻是早起的社區民眾與學生難得感受的靜謐。
五福國中通學步道全面升級!承載著近三千位師生每日通勤的必經之路,在113年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的支持下,歷經翻新改造完工半年,不僅提升通學步道的平整度與安全性,更融合文化、永續與綠意,成功打造「文化教育綠廊道」,成為城市人行空間美學與通學安全的典範。
位於高雄市文化中心對街的五福國中,屬於人文氣息濃厚的文教特區。五福一路通學道每日上放學的尖峰時段湧現大量人車交會,原有步道殘存因風災影響倒塌樹木的樹頭,出現圍牆破損、路面不平、植栽凌亂等問題,影響學生與居民通行安全。 為打造安全、無障礙且具有美感的通學環境,五福國中積極整合校內與社區的力量,並於113年7月啟動步道改善工程,並於9月完工、10月底驗收完成。在原通學步道既有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成為融合校園精神與城市意象的文化教育綠廊道。
步道兩側原本破舊不一的圍牆,整合為具通透性的的隔柵式設計,讓校園空間得以向街道開放,減少封閉感與壓迫感。透視性的圍籬搭配整齊綠植栽,呈現出既安全又有設計感的景觀介面,形塑開放、友善、共享的學習場域。
對街即是高雄市文化中心,步道改造特別融入周邊文教區域的特性,藉由綠化植栽、人行道退縮與空間梳理,校園景觀與周邊場域的通透,讓視覺上更為開闊。此外,通學步道改善工程中,同步設置候車區、無障礙坡道並以低矮植栽為防護欄,讓步道成為老少咸宜的友善通行空間。
校長何茂通說,五福國中以「創新、進取、多元、關懷」的校本精神,將通學道視為延伸的學習場域,全新的通學步道不僅是通行路徑,更是一條充滿教育意涵、自然美感與社區情感的文化教育綠廊道。通學步道的蛻變,既提升了學校與社區的連結,也讓城市的每一段步行路徑更安全、更美觀、更具意義,學校也與將持續與社區攜手,朝向更安全與宜居、幸福的教育環境邁進。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