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 藝研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表演藝術與行政管理 物換心移-療癒咖啡館-邀您品嚐人生風景
【台南訊】國立成功大學藝研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與戲劇學分學程辦理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及教育部第二期數位人文計劃,結合表演藝術跨域與科藝人文暨永續發展之社會實踐教學研究計畫,由「表演藝術與行政管理」之課程引領學生透過理論與實務教學形式,以歷史人文專題及科技設備帶領學生前往高雄木柵、內門、快樂農場、木柵巖、月世界等地,運用無人機了解地形、場域,並且行走 150 多年前的馬雅各與湯姆森在高雄內門木柵等文化路徑,從「交易」與「文化」為題,延伸展覽、文本、手繪本及 AI 生成音樂等形式創作。
6 月 13 日上午十點半於鳳凰樹劇場進行課程展演系列活動,整體戲劇、展覽、手繪及影像創作,皆是從紀念馬雅各醫師早年來臺宣教傳醫的事蹟及相關文化路徑為構思,其中戲劇演出的咖啡館以「物換心移•療癒咖啡館」為名,從一個背包客尋親的故事切入,向觀眾講述發生在邊緣鄉間咖啡館裡的溫情故事,並以高雄木柵社區當地為背景,與木柵的西拉雅的特色服飾結合,進行療癒心情的演出,在演出之外還加入了AI 影片及音樂生成的部分。
成大藝研所副教授馬薇茜表示,此次帶領學生結合數位運用共同創作排演與設計,活動以「交易」出發期盼結合人文關懷及表演藝術,共同推動與實踐對人文歷史觀點及偏鄉社區發展有意義的連結在地價值的行動理念,進而也強化大學教育的社會實踐意義,整體創作除了以互動式劇場以及現場故事交換為出發,更希望打破人對「交易」的世俗觀念,瞭解到交易不只是金錢交換,也可以是一種心靈與情感行為的展現。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成大的學生有藝研所吳婉綾、廖今鈺、池雯雯及戲劇碩班袁丞揚、蔡為奐、陳浩愷與心智科學原理與運用博士班馮書軒和成大化工系丁以婕、心理系黃國倫、測量系黃靖涵、計畫助理盧思羽與塗忠憑、王翡宸、張琬旖同學等,也將本次節目單設計VR的構思融入,並且將同學們整體編創文本、影像音樂生成、文宣設計、展示規劃內容放入節目單內,讓大家透過科技運用即可一目了然表演藝術的相關作品,也讓數位人文與表演藝術有了更多的連結,同時也在現場為觀眾在入口處準備了心靈小卡,發給大家於戲劇結束時透過 AI 做音樂生成,將心靈小卡轉換為情感音樂,促進觀眾與戲劇深入互動,進行自我的情緒療癒,同時也體驗到藝術共情共好的療癒能量。
(圖/影片由國立成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