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離岸流」維護學生開放水域運動安全

0

【台北訊】為建立學生開放水域安全觀念,教育部體育署自110年起委託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成立「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並推動一系列開放水域安全的相關內容。除每年補助各縣市推動游泳與自救教學之外,亦辦理學生水域運動體驗活動,於活動下水前30分鐘進行水域安全宣導;另透過開放水域安全教育學生數位共學競賽等方式,建構開放水域安全的觀念。

近年來溺水事件持續發生,經統計離岸流為海域溺水主因,所謂的離岸流是當海浪推向岸邊,海水回流到海中時,會因後面的海浪不斷湧向岸邊而無法回流,此時海水只能沿著海岸的左右方向移動,因此回流的海水可能會形成強大的力量,將人快速帶離海岸邊,往外海飄流。面對離岸流應先學習判斷離岸流的位置,達到事前預防,其次是了解自救技巧。

「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特別著力於學生水域運動體驗活動下水前30分鐘的水域安全宣導,包括從事水域活動前對環境危險因子的判斷、正確救生衣穿法、進行該項水域運動時應注意之事項等,並透過線上方式進行學生數位共學競賽,目前累計超過16萬人次參與水安知識線上任務;此外,亦推廣開放水域安全教育教學包,將離岸流與其他水域意外情境,透過桌遊融入其中,讓學生了解自救方法,除加深記憶外,同時提升水域安全知能。

體育署辦理水安宣導相關活動中,也透過簡易的圖像選擇評估項目,讓民眾學習檢查確認是否已完成玩水前的自我評估與環境評估,同時教導如何運用肉眼判斷離岸流可能發生的位置,引導民眾更了解海象中隱藏的危險暗流。

體育署表示,離岸流是開放水域的隱形殺手,到海邊戲水時應先觀察地形與海面狀況,切勿貿然下水,有正確的自救觀念,多一分謹慎,就能讓自己遠離危險。

(圖由教育部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