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創意 實踐永續 臺灣能-永續能源競賽得獎名單出爐
【台北訊】「2023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15)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最終決賽及頒獎典禮。本競賽匯聚了來自全國73所各級學校,共計104隊、421名優秀師生共襄盛舉,共同聚焦於創新、能源永續和淨零排放的能源解決方案上,展現他們對未來的思考和對解決全球能源問題的熱情。
為提供學生實踐永續行動的場域,教育部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自99年起合作舉辦能源創意實作競賽,至今已有10餘年,近年來每年皆有超過2,000名師生參賽,已然成為能源科技教育年度重要活動。競賽的多樣性體現在參賽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和學科領域,包括國中、高中職至大專院校,共同探討並關心能源議題,透過實作、提案甚至是影像呈現出團隊獨到的創意和智慧。今年度競賽各組獲獎金牌隊伍名單,分別為:大專淨零排放組–國立成功大學作品「永續低碳能源暨捕碳原料循環系統」;大專綠能創新組–元智大學作品「 TiFe基氫氣純化發電組」;大專短片創作組–國立中興大學作品「假如能源是飼料」;高中職綠能創新組–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作品「乍「暖」還「寒」-廢熱驅動吸收式冰箱可行性研究」;高中職短片創作組–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作品「拯救新星球大作戰之參訪地球」;國中組–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作品「利用文氏管原理設計隱藏葉片靜音式風力發電機」。得獎隊伍可獲得最高新臺幣10萬元的金牌獎金。
相較於過往團隊組成多為同科系隊伍,本次入選決賽作品中可以發現今年度參賽的跨領域團隊來自化學工程、財務金融、建築等不同領域,組成多元。透過跨域交流與整合激盪富有發展性提案,如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建築系組成的團隊,將臺灣鋼鐵業製造的石化廢棄物與生質材料進行純氧混燒,捕獲燃燒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而其所得到的還原碴不僅可作為碳封存的媒介,更因其緻密性與剛性有助於建築支撐、隔熱與隔音等特性,適合運用於水泥磚或鋪面工程等建材,使得建築物具備更多減碳機能,有助於推動營建產業的綠色發展;另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成員涵蓋化學工程、財務金融以及航太工程等背景,學生們觀察到上班族、租屋族以及學生族群等「小資外食族」經常因為時間、預算或是設備限制無法自煮,轉而選擇碳排量較高的外食,對此,團隊提出「My GreenChen」共享廚房結合綠能設備的整合型提案,規劃烹飪及用餐區塊與食材管理系統,使用者可在系統上快速預約或設定食譜,並透過共享廚房進行簡易烹飪。另外也計算不同條件下設備成本回收年限與溫室氣體減排量,希望讓共享廚房概念透過直營連鎖或是進駐公司行號員工餐廳等模式,帶動綠色飲食風氣,展現學生們對永續飲食的思考和實踐。
因應未來綠能發展趨勢及全球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之目標,教育部推動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計畫,透過永續發展導向的環境教育策略,鼓勵學生探索生活、校園或家庭中遇到的能源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同時,透過強化教師環境教育素養,使其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變化時能掌握淨零排放、能源轉型關鍵內涵。臺灣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與變動時,能源教育的扎根與推廣變得至關重要。透過能源教育,可以提升公民對於永續發展和能源議題的認識,引導人們更加關心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即是一個良好且重要的教育驗證與實作創意展現平臺,透過實踐鼓勵公民積極參與能源議題,共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圖由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