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傳統智慧講座 體現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智慧
【台北訊】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推動原住民族教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請國立清華大學辦理「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邀請16族耆老或在原住民族文化與自然知識學有專精的族人,拍攝「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建置原住民族文化影音資料,供教師教學使用。108學年度至110學年度「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執行成果已公布於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https://www.yabit.org.tw/lecture),歡迎各界觀賞及運用。
國教署說明,「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自108學年度拍攝至今,已累積50場影音講座,並於全國10個縣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19個有線電視頻道公益託播推廣,收視率極佳。以110學年度拍攝講座為例,「卡那卡那富的故事─文化與祭儀」講述卡那卡那富族的重要祭典「米貢祭(mikongu)」,傳說卡那卡那富族人曾在飢荒時得到地洞小矮人(Tapucarake)的幫助,為了感念救命之恩,所以每年小米收穫後,祭祀天神祈求平安豐收,並感謝贈與作物的小矮人;另於清晨舉辦的河祭(pasiakarai)則是敬謝河神賜予漁獲,展現出卡那卡那富族對上天及自然的感恩和崇敬。
而「魯凱族的頭飾植物-以霧臺為例」,是由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巴清雄講述屏東霧臺部落魯凱族的傳統文化,魯凱族頭飾是身分階級與榮耀的象徵,魯凱族人因應時節及儀式場合,靈活運用各種植物的不同部位作為頭飾,例如優秀的耕作者能配戴小米頭飾,獵得公山豬的獵人才有資格配戴百合頭飾。
另110學年度外景講座「蘭嶼地下屋─達悟族的文化與科學智慧」,則以蘭嶼野銀部落保存較完整的傳統地下屋為例,講述在順應蘭嶼島上高溫多雨、多颱風的自然氣候下,達悟族發展出獨特的地下屋建築。地下屋除了主屋,還包含旁邊的工作屋(高屋)及涼臺,都是達悟族人生活與生產的重要空間,展現達悟族人就地取材,順應環境的文化特色及科學智慧。
國教署表示,臺灣擁有多元的原住民文化,未來將持續致力保存各部落文化,讓不同文化成為各類學習課程的靈感,進而營造友善多元的學習環境。
(圖由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