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館「彩繪拼貼木質蒴果吊飾」親子活動 天然素材結合蝶古巴特技法.創作拼貼美麗作品
【高雄報導】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4月22日週六上午在該館中庭舉辦「彩繪拼貼木質蒴果吊飾」親子活動,指導小朋友在木質蒴果上轉印美麗的圖案,吸引近百親子搶著報名參加。該活動由擅於戶外教學的「黑皮」老師沈健賢指導,沈老師的專長是設計簡單容易上手的手工DIY活動,教小朋友利用簡單素材創作,營造智慧生活,增加生活美感。
「彩繪拼貼木質蒴果吊飾」活動是以天然的桃花心木果實,即「蒴果」外皮作為創作素材,這種「蒴果」呈錐狀橢圓形,外表有5條縱稜,好像一顆手榴彈,成熟後會木質化,再從底部縱向裂開,裡面含有許多會飛的種子,好像帶著翅膀飛散開來。老師在活動中同時也介紹濱刺麥、砲彈樹、印度紫檀的種子及它們的繁衍方式,讓親子們汲取許多大自然知識,收獲滿滿。
該活動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很簡單,有木質蒴果、吊飾環、壓克力顏料、可愛動物圖案餐巾紙、蝶谷巴特專用膠、水彩筆、洗筆杯和剪刀等,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取得容易,也增加自我創作的方便性。
有了工具和素材,接下來就是展現技法的時刻,沈健賢老師指出「彩繪拼貼木質蒴果吊飾」是結合可愛動物圖案餐巾紙及「蝶古巴特」方式來拼貼創作。「蝶古巴特」興起於中古時期的歐洲,當時歐洲人常將祖傳木製的家具重新粉刷後再將美麗的圖案拼貼裝飾其上,因此衍生出「蝶古巴特」的裝飾藝術。這項藝術歷經幾世紀的人文變遷,隨著日新月異的彩繪技法與研究,不但沒有因過時而被遺忘,反而歷久彌新。隨著現代科技的研發及各國藝術家的加入,「蝶古巴特」已經蛻變的更多元且環保,更容易製作,是集美學與實用功能的創意休閒生活藝術。
老師介紹完「蝶古巴特」的典故後,發給每位小朋友2張印有美麗圖案的餐巾紙及一個木質蒴果外皮和吊飾環,沈健賢老師告訴小朋友作法很簡單,但是巧思很重要,他鼓勵現場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自己動手做做看,只要能掌握製作技巧,大家都是拼貼藝術家,而且剪裁動作對訓練小朋友手眼協調的能力相當有幫助。
活動一開始,首先用砂紙把粗糙的蒴果外皮四周磨平,再上一層淺淺的底色,然後利用餐巾紙上的美麗圖案先構圖,設計自己想要的樣式,再把圖案剪裁下來依構圖細心拼貼,接著用水彩筆沾蝶谷巴特專用膠塗於圖案上。老師提醒小朋友塗膠時要小心,需從圖案中間往外刷,讓圖案和蒴果外皮緊密貼合,再用老師準備的鑽孔機鑽孔,穿入吊飾環,最後再塗一層膠作保護,然後用吹風機吹乾,精美的蝶古巴特木質蒴果吊飾就大功告成。
為了嘉許小朋友的認真與努力,沈健賢老師也準備了模仿會飛種子的紙精靈,簡單裁剪彎折後就能旋轉飛舞,大人小孩都玩得相當開心。
活動現場,陳妤瑄和陳芊妤姐妹由媽媽陪同參加,姐妹倆平時就對美術有興趣,聽完老師要領說明後,很細心剪裁美麗圖案,媽媽協助塗膠,三人分工合作,終於完成可愛的蒴果吊飾。
主辦單位社教館表示,蝶古巴特在現代生活藝術的運用很廣,原理簡單易學,創意的完成度和成就感很高,是個將自家舊物重生或把廢棄物再利用的最佳環保方法,兼具技法實用與工具簡便雙重優點,非常適合親子們共同創作。這場「彩繪拼貼木質蒴果吊飾」創作活動,由親子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及創造力,讓小朋友透過拼貼技法,學習到色彩與空間的應用搭配,從小培養美學素養,寓教於樂。
(圖由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