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高雄訊】此次刺繡展,從細膩的花鳥風景到宏偉的建築景觀,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繡匠們的心血與智慧,讓您在欣賞中領略到刺繡藝術的無窮魅力。
顧繡,又稱露香園顧繡,漢族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繡」,技法精湛、形式典雅。它有別於蘇、粵、湘、蜀四大名繡的實用性,專繡書畫作品,把宋繡中傳統的針法與國畫筆法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代墨,勾畫暈染,渾然一體。
絨繡,又稱彩帷絨繡,亦名絨線繡、毛線繡、點子繡、斜針繡。起源流行於歐洲,由於當時多用德國美利奴羊的羊毛製成絨線進行繡製,因此也稱為「柏林絨繡」,19世紀末傳入中國,20世紀初傳入上海。上海絨繡使用的針法主要呈斜點狀的打點繡、十字針、扒針、摻針、拉毛以及亂針等,工藝精細、針法多變、厚實縝密、層次清晰、色彩豐富、形象逼真。題材廣泛,既有油畫、國畫,也有攝影作品,寫實繪畫、抽象繪畫,人物肖像、動物、風景、花草圖案都可以成為絨繡藍本。上海絨繡擅長表現名山大川、古典建築、文化古跡、城市景觀、民俗風情,也可根據個性化創作,繡製別具一格的藝術品。
三林刺繡是上海浦東地區特有的地方刺繡流派,古稱「筠繡」,是一種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花紋在紡織料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傳統民間手工技藝,已近800年的歷史。三林地區從事刺繡者吸取顧繡的技藝和針法,融入到三林刺繡中,在技藝上不斷吸取四大名繡之精華,結合本土繡法,不斷創新刺繡的技藝,變化出別梗、繞梗、拉絲、開洞、扣針、包針、亂針、套針、影子針等130多種針法和鑲、嵌等70多種工藝。
華彩繡心韻,細織兩岸情—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上海文化聯誼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東方明珠國際交流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這裡彙聚了由主辦方精心挑選的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刺繡展的精品,由顧繡、絨繡和三林刺繡三部分共40件美輪美奐的展品組成。本次展覽不僅是對這一精湛技藝的致敬,更是對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一次深情詮釋。讓我們一同穿越歷史的長廊,感受刺繡藝術的獨特魅力,探尋兩岸文化的深厚淵源。
展覽時間:2025/1/28~3/2
展覽地點:佛陀紀念館 本館佛光藝廊
(圖╱佛光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