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及特色課程 促進教育多元發展
【台北訊】為促進教育多元發展並使學生及家長對教育的選擇權更為多樣,教育部國教署持續鼓勵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依「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辦理部分班級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辦法」及「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實驗教育辦法」,辦理部分班級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及課程,依原住民族知識特性及內涵,發展多元特色課程,以傳承原住民族文化。112學年度共補助16校辦理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及特色課程。
以臺東縣立知本國中為例,該校以學區內知本及建和部落傳統文化為基礎,邀集部落人士、耆老及學者共同規劃課程與實施教學,其中「部落文史課程」以卑南族作家巴代的小說《笛鸛》為素材,轉化為劇本《花環與稻浪》,引領學生身歷其境地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透過部落耆老及劇場工作者協同教學,透過演繹釐清族群的歷史、文化、及相關習俗,讓知識、語言的學習與情境融合。該校112年參與「第13屆原住民族語戲劇競賽」臺東初賽獲學生組第一名、最佳編劇獎及最佳女演員獎項。
國立屏北高中辦理原住民族實驗班,原住民族語課程共開設14種語言別,總計開設30個班別,開設族語方言別總數暨班別數全國第一。111學年度起,於高一彈性學習時間加開1節族語課,進行補救加強及加深加廣教學;高一至高三課程安排由族語拼音字母與單字詞,進階文法使用,再至寫作造句,並搭配生活會話使學生得於日常中活用,同時積極輔導學生通過「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近3年中級原住民族語言認證通過率高達九成,更積極參與「全國語文競賽」、「全國鄉土歌謠比賽」及「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屢創佳績,表現亮眼。
國教署表示,期盼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及特色課程,能在學生心中埋下文化傳承的種子,讓學生從「學習知識」的層次開始,逐漸邁向「認識自我」的過程,培育認同自身族群文化並肯定其文化價值的人才,持續為原民文化注入永續傳承的能量。
(圖由教育部提供)